
人類從歷史得到的教訓就是: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得到任何教訓。今天從學弟那邊收到 mail 敦促大家多吃香蕉,因為今年香蕉盛產,多到只好去餵豬。學弟去買的結果,大概是一根兩塊台幣多一點。這還是零售最後的價錢,真不曉得產地農夫是要賺什麼?於是農糧屬開始收購,從預計一千公噸暴增到近萬公噸,免不了又會有官員排排坐吃香蕉給大家看… 然後電視媒體開始要全民吃香蕉救蕉農之類的。 很熟悉的場景對吧,只是從去年的柳丁換成香蕉,歷史總是一再重演! 說實話,個人不認為消費者多吃能達到多少效果,有也是給那些大盤中盤商賺走了… 面對這一片"蕉"土,農委會或者政府到底有沒有可行的政策呢?
我倒是有個異想天開想法:把農夫當成員工!怎麼說呢? 水電這類的基本民生需求政府就會搞個國營企業,說好聽點是保障民生,說難聽點就像以前電信局被劈壟斷一樣。 那麼,農產品能不能這麼做呢?成立一個國營農產公司,把政府變成大盤,不用收購農地農夫,願意的就加盟,領薪水外加業績,業務行銷這種事情交給公司的 marketing and sales。要內外銷都可以有完整的決策提案,有多少農地,多少種類都先提案分配,不會有一窩蜂的狀況。就像一般公司要開幾個 project 都得先提 proposal,才決定有多少資源分配。當然有的會說,我水蜜桃難種又值錢,幹嘛跟你香蕉一樣。其實公司產品也是差不多的,每個產品線開發難度跟售價以及挹注公司營收都不同。了不起分 BU 盈虧自負對吧! 總之呢,企業化經營應該是可以照顧的比較週到的,最差還是有基本薪水可以領。好過現在苦的只有農民跟消費者,肥到都是那些大盤商。當然,農產品特性無法長期庫存,還得看氣候變遷以及颱風或乾旱的。本來任何產業都有風險,如果國營企業大公司還無法避險,那叫農民單打獨鬥面對這些豈不更殘忍。政府做的好的話,也不會落入與民爭利的口舌。何況,加盟是自願的,有意願的企業也可以公平競爭。
總覺得這些高官應該做點事,只會坐在那邊吃給民眾看實在是很廢柴!要吃我們小老百姓就可以吃給大家看了,政府高官領那麼多錢,時薪那麼高,結果做猴子的事情實在是有夠浪費成本,到底有沒有想過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啊。難怪大家每年繳稅都是很 e04 ,沒看到什麼建樹。現實世界可不像彩雲國物語那樣,隨便派個紅秀麗就會有啥勞子彩八仙幫你搞定一切,從此國泰民安的啊…
1 則留言:
香蕉過剩喔 ???
最近突然很想吃香蕉耶 ~~
去買點回家吃好了.....
張貼留言